藏醫藥在助力戰“疫”中加速傳承與創新
北京藏醫院工作人員正在制作九味防瘟散。(受訪者供圖)
在北京藏醫院二層的藏藥浴科,敷上藏藥膏、在理療燈照射下,84歲的金老太接受了一個小時的外治治療。
“年紀大了,雙腿關節總是疼痛,以前吃藥敷藥治療效果都不明顯。接受這項藏醫傳統治療后,生活質量明顯改善?,F在,我每隔一天來做一次外治治療?!苯鹄咸f。
作為中國傳統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,藏醫藥學具有獨特的優勢與特點,在預防疫病、康復和保健治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。起源于中國青藏高原、距今已有3800多年歷史的藏醫藥學具有獨特的形成環境和特產藥材,在應對各種疫病的實踐中得到傳承與創新,形成了完整的民族醫藥學體系。
北京藏醫院院長仲格嘉介紹,藏醫藥學擁有悠久的歷史,相關藏醫文獻記載,3000多年前,藏醫就有對傳染病病人在空曠地方隔離起來的描述,并且藏醫藥學有“治未病”的理念。
“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,面對這種新的病毒,在沒有研制出針對病毒的特效藥之前,預防是最大的防治。就像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不聚集等措施一樣,藏醫院研制出一種九味防瘟散香囊,通過人們佩戴在身上來進行預防疫病?!敝俑窦握f。
據介紹,這種九味防瘟散香囊配方來源于古老的藏醫學經典著作《四部醫典》。該著作原作者為8世紀的藏醫醫圣宇妥·元丹貢布,《四部醫典》由他兼容并蓄各地醫學精華創造而成。
“九味防瘟散香囊藥袋里裝著九種藏藥研磨而成的粉末。它并不針對某種病毒,只是通過藥的芳香彌散在空氣中,抵御病毒‘靠近’?!敝俑窦握f。
疫情之初,北京藏醫院緊急調集各類藥材,在20天時間里趕制了上萬份九味防瘟散香囊,分發給北京市內醫院、機場、公交、地鐵等疫情防控一線人員,并委托國家衛健委送達武漢前線2000份。隨后又加班加點趕制數萬份藥包,陸續支援俄羅斯、意大利、巴基斯坦等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,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。
北京藏醫院工作人員正在包裝九味防瘟散。(受訪者供圖)
“選材、研磨、炮制……在機器的輔助下,工作人員將研磨出來的藥末迅速投入包裝,這樣才能充分保障藥物活性。古老藏醫藥在與現代工藝的融合中得到傳承與發展?!北本┎蒯t院醫務處副處長馮欣說。
清華大學學生“一帶一路”研究協會與北京藏醫院合作,在中外社交媒體上呼吁全球合作。該會會長余霄介紹,在多方支持下,先后共計捐贈了24萬個醫用口罩,1000個N95口罩,5000雙醫用手套,200個核酸檢測盒,200瓶消毒液,先后收到意大利、俄羅斯、巴基斯坦、尼泊爾等國地方政府、學校、醫院的感謝信。
北京藏醫院還舉辦抗疫分享會,與“一帶一路”國家相關機構和專業人士分享藏醫藥防治疫病的理論實踐經驗。今年10月,由北京藏醫院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藏醫藥高級研修班在線上開班。授課現場設在西藏拉薩,來自北京、西藏和涉藏重點省份的260余名學員在線參加培訓學習。
北京藏醫院副研究員劉英華說,近年來醫院在推動藏醫藥的國際交流與傳播方面做了不少工作。藏醫藥是中華民族醫藥寶庫中的一顆明珠,未來在加強科學論證、中西醫結合等方面還有提升空間,相信藏醫藥在傳承與創新中一定能夠綻放出更璀璨的光芒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
守護群眾 生命健康
近年來,西藏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獨特環境、生物和種群資源優勢,加快高原醫學人才培養,提升疑難病癥診療水平,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作出了積極貢獻。[詳細] -
西藏比如:終端醫療觸角延伸到農牧民身邊
記者一行從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出發,行程200多公里,翻過海拔5270米的夏拉山,在山高谷深的那若片區行駛近5個小時,到了貢布多吉山腳下的那若片區村居中心衛生室。[詳細] -
深化醫改創新醫改 同仁市醫療集團揭牌
記者從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了解到,由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婦幼保健院、同仁市人民醫院、同仁市隆務鎮衛生院共同組建的同仁市醫療集團于11月13日揭牌成立。[詳細]